债务纠纷闹到被拘留的地步,大多数人都会慌神。今天我们就来理清楚这摊事儿——到底为什么欠钱会坐牢?家人会不会受牵连?又该怎么提前预防?
很多人以为欠钱只是民事纠纷,其实《刑法》第313条明明白白写着:有还款能力却恶意拖欠,法院判了还拒不执行,最高能判七年。去年上海就有个老板开着保时捷却拖欠农民工工资,直接被判了拒执罪。
常见的踩雷点包括:
真要遇到执法人员上门,记住三个不要:
第一时间联系律师才是正解。去年杭州有个案例,当事人被拘后通过律师在48小时内筹到首期款,当天就办了取保候审。
如果房子是婚前全款购买且登记在一人名下,原则上不会被执行。但要是婚后共同还贷就麻烦了,去年南京就有对夫妻,因为男方生意失败,婚房被拍卖还债。
学费账户最好早几年就用祖父母名义开设。北京某重点中学去年就出现家长被列失信名单,孩子国际班学费账户被冻结的案例。
基础养老金不能动,但商业保险的现金价值可能被强制执行。建议给父母配置保险时,投保人写子女名字更安全。
与其事到临头手忙脚乱,不如提前做好三件事:
去年深圳某科技公司老板把200万债务做成5年分期,既保住了厂房设备,最终也顺利清偿。记住,法律永远给诚信的人留有余地。